1.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回时怎么做分录
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其他综合收益等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转回的意思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已经不存在了,所以要将之前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冲减,就是转回。
所得税会计核算下,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因产生会税暂时性差异从而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
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减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则应对原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调整,按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中应减记的金额。
扩展资料:
某公司2008年利润总额为100万元,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不存在期初余额。与所得税核算有关的情况如下:
(1)2008年12月对某存货计提了1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
(2)违反环保规定应支付罚款20万元。
该公司应纳税所得额=100+10+20=130万元
应交所得税=130*25%=32.5万元
违反环保规定应支付罚款20万元属于永久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10*25%=2.5万元
利润表中应该确认的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32.5-2.5=30万元
账务处理:
借:所得税费用30万
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2.5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递延所得税资产
2.关于递延所得税资产会计科目的发生和转回会计分录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是一项负债。
所得税费用是本期实际交税的费用。
在计税基础小于帐面价值时,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就分为了两部分(它是帐面价值计算的),一部分为所得税费用(以计税基础计算的)与递延所得税资产之和。
而回转时,其时也就是对应交而未交的差额欠帐的偿还,所以不涉及应交税费。
举例:某固定资产本年会计折旧额200,税法要求折旧额100,所得税率25%
分录: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5
所得税费用 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0
转回时
借:所得税费用 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5
3.合并报表抵销分录中递延所得税如何计算
递延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一)初次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
1、抵销内部销售收入:
借:营业收入(内部售价)
贷:营业成本
2、抵销内部销售存货中未实现的利润
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内部购入存货的成本*毛利率)
3、递延所得税处理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把合并报表看成一个普通的报表,分析比较报表上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对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题目通常涉及的就是存货项目,对于存货,先将存货的抵销分录做完(递延所得税的相关分录除外),然后直接看这些抵销分录;
如果出现借记存货(不用管后面的明细是多少),它使合并报表上存货的账面价值增加,如果是贷记存货,则相反。
这样,只要看一下这些抵销分录使存货账面价值变化减少了多少,这就是应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因为无论怎样做抵销分录,存货的计税基础是不变的,所以"存货"这个资产项目账面价值减少多少,就产生了多少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再乘以税率,就能算出递延所得税资产;
扩展资料
会计方面,《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的第九条中规定:“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因抵消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导致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在所属纳税主体的计税基础之间产生暂时性差异的,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应当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同时调整合并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税务方面,现行《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国务院另有规定外,企业之间不得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
差异分析:现行税法要求母子公司之间内部交易形成的内部销售利润需要征税,不得合并纳税。而从集团公司角度看,存货内部交易是把存货从一个地方搬运到另一个地方。
若未对外销售,集团公司整体不会出现增值,在期末编制合并报表时,需要抵消内部未实现销售损益,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合并报表中没有售出的存货形成的内部销售利润属于可抵扣的暂时性差异,需要对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递延所得税
4.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1.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会计分录是:(1)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大于本科目余额的,借记本科目,贷记“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小于本科目余额的,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2、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会计分录是:(1)企业在确认相关资产、负债时,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借记“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2)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大于本科目余额的,借记“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小于本科目余额的,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递延所得税资产 (Deferred Tax Asset),就是未来预计可以用来抵税的资产,递延所得税是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才会产生递延税款。 是根据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及适用税率计算、影响(减少)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的金额。
递延所得税负债(Deferred Tax Liability)主要指: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负债;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主要账务处理。
5.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对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的一项资产。而对于所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均应确认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负债,但某些特殊情况除外。
据新准则,目前的所得税会计采用的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日,确定资产负债表中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外的其他资产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对于两者存在差异的,分析其性质,除准则中规定的特殊情况外,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及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并乘以所得税税率,确定递延所得税的金额,并与期初递延所得税相比,确定当期进一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金额或应转销的金额,计入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但如果某项交易或事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由该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变化也应计入所有者权益。
具体的步骤: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6.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务处理怎么进行
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转回的处理方法:
例:企业固定资产成本11万,会计折旧直线法,年限5年,残值1万;税法折旧年数总额法,年限4年,残值1万,请解释每年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金额和最终递延所得税的转回出来方法如下:
假设题中各年未来适用税率均为30%,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的有关规定,题中:
第一年:
会计折旧额=(11-1)/5=2万元
期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11-2=9万元
税务折旧额=(11-1)*4/(1+2+3+4)=4万元
期末固定资产计税基础=11-4=7万元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9-7=2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2*30%=0.60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0.60万元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0.60万元
第二年:
会计折旧额=(11-1)/5=2万元
期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9-2=7万元
税务折旧额=(11-1)*3/(1+2+3+4)=3万元
期末固定资产计税基础=7-3=4万元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7-4=3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3*30%=0.90万元
本年度应调增递延所得税负债=0.90-0.60=0.30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0.30万元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0.30万元
第三年:
会计折旧额=(11-1)/5=2万元
期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7-2=5万元
税务折旧额=(11-1)*2/(1+2+3+4)=2万元
期末固定资产计税基础=4-2=2万元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5-2=3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3*30%=0.90万元
本年度应调增递延所得税负债=0.90-0.90=0万元
无需编制会计分录
第四年:
会计折旧额=(11-1)/5=2万元
期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5-2=3万元
税务折旧额=(11-1)*1/(1+2+3+4)=1万元
期末固定资产计税基础=2-1=1万元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3-1=2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2*30%=0.60万元
本年度应调减递延所得税负债=0.90-0.60=0.30万元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0.30万元
贷:所得税费用0.30万元
第五年:
会计折旧额=(11-1)/5=2万元
期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3-2=1万元
税务折旧额=0万元
期末固定资产计税基础=1-0=1万元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1=0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0*30%=0万元
本年度应调减递延所得税负债=0.60-0=0.60万元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0.60万元
贷:所得税费用0.60万元
至此,“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余额=0.60+0.30-0.30-0.60=0万元,表明该固定资产已经不产生递延所得税,或者说,递延所得税已全部转回。
7.递延所得税会计分录到底是怎么做
一递延所得税资产
资产类账户,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负债类账户,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以上两者都表示,当期多交了所得税,但是多交的这部分所得税在将来某个时间可以抵扣回来。
二。递延所得税负债
资产类账户,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负债类账户,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以上两者都表示,当期少交了所得税,但是少交的这部分所得税在将来某个时间需要补交出去。
会计处理方面:主要可以和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商誉匹配使用。但绝大部分都与所得税费用有关因此:
1.发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做: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2.发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时做: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转载请注明出处会计知识网 » 递延所得税资产抵消时会计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