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贷款贴息计入哪个会计科目
企业贷款贴息是计入财务费用还是营业外收入,有两种情况:
1、如果是财政性的贴息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具体账务处理是: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
2、如果是企业间的贷款贴息,则计入财务费用科目。具体账务处理是:
借:银行存款
贷:财务费用
3、贴息贷款是指借款人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的利息由政府有关机构或民间组织全额或部分负担,借款人只需要按照协议归还本金或少部分的利息。这种方式实质上就是政府或民间组织对借款人的鼓励或支持。实行利息补贴的贷款为贴息贷款。
2.政府给的贷款贴息怎么做会计分录
政府给的贷款贴息计入营业外收入,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收入在“利润”或“利润或亏损”账户核算。在企业的“利润表”中,营业外收入需单独列示。属于企业营业外收入的款项应及时入账,不准留作小家当或其他不符合制度规定的开支。
企业营业外收入的核算在“营业外收入”账户下进行,也可在该账户下按各种不同的收入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核算。
扩展资料:
①企业转让固定资产时,先结转固定资产原值和已提累计折旧额,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收到双方协议价款,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最后结转清理损益,若转出价款高于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②企业处置无形资产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等,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摊销,借记“累计摊销”科目,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及其他费用,贷记“应交税费”、“银行存款”等科目。
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无形资产”科目,按其贷方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③确认的政府补助利得,借记“银行存款”、“递延收益”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营业外收入
3.关于贴息的会计分录
1、承兑汇票转给另一家公司:
贷: 应付票据 800万
借: 应付账款(或其他应收款)800万
2、贴现回来:
借: 银行存款 760万
借: 财务费用 40万
贷:应付账款(或其他应收款)800万
贴现利息必须要有贴现凭证,没有贴现凭证,不得在税前扣除。也就是这40万的利息还要承担10万元的企业所得税(按25%税率)。
想办法索取“贴现凭证”,出点费用也值得。不明白可以追加提问。
4.贴现的会计分录
一、3个月后贴现,期末计息1、到期值=1000000*(1+6%*6÷12)=1030000元2、贴现息=1030000*9%÷12*3=231753、实得贴现款=1030000-23175=1006825元借:银行存款1006825元贷:财务费用6825元贷:应收票据1000000元二、8月15日贴现,期末计息1、贴现息=1030000*9%*75÷360=19312.50元2、实得贴现款=1030000-19312.50=1010687.50元借:银行存款1010687.50元贷:财务费用10687.50元贷:应收票据1000000元三、3个月后贴现,按月计息1、3个月的利息=1000000*6%*3÷12=15000元借:应收票据15000元贷:财务费用15000元2、贴现息=1030000*9%*3÷12=23175元3、实得贴现款=1030000-23175=1006825元借:银行存款1006825元借:财务费用8175元贷:应收票据1015000元。
5.专项贷款贴现息怎么做会计处理
一、政府给的贷款贴息属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企业确认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或通过“递延收益”科目分期计入当期损益。
二、业务举例:
A 集团为一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享受银行贷款月利率0.6%的地方财政贴息补助,2*16 年1 月,从国家农业发展银行获半年期贷款10 000 000 元,银行贷款月利率为0.6%,同时收到财政部门拔付的一季度贴息款180 000 元。
1、2*18 年1 月,实际收到财政贴息180 000 元时:
借:银行存款 180 000
贷:递延收益 180 000
2、2*18 年1 月、2 月、3 月,分别将补偿当月利息费用的补贴计入当期收益:
借:递延收益 60 000
贷:营业外收入 60 000
转载请注明出处会计知识网 » 收担保贷款贴息会计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