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经营结余总账科目的具体核算方法
经营结余总账科目的具体核算方法:事业单位应当设置“经营结余”科目。会计期末,计算结余时,将“经营收入”科目余额转入“经营结余”科目,借记“经营收入”科目,贷记“经营结余”科目;将“经营支出”、“销售税金(经营业务)”等科目余额转入“经营结余”科目,借记“经营结余”科目,贷记“经营支出”、“销售税金”等科目。年度终了,经营结余通常应当转入“结余分配”,但如为亏损,则不予结转。
经营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内各项经营活动收入与经营活动支出相抵后的余额,经营活动支出包括经营支出和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
关于印发《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通知(财会[2012]22号)
"3403 经营结余"科目:
一、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一定期间各项经营收支相抵后余额弥补以前年度经营亏损后的余额。
二、经营结余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期末,将经营收入本期发生额结转入本科目,借记“经营收入”科目,贷记本科目;将经营支出本期发生额结转入本科目,借记本科目,贷记“经营支出”科目。
(二)年末,完成上述(一)结转后,如本科目为贷方余额,将本科目余额结转入“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借记本科目,贷记“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如本科目为借方余额,为经营亏损,不予结转。
三、本科目期末如为贷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自年初至报告期末累计实现的经营结余弥补以前年度经营亏损后的经营结余;如为借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发生的经营亏损。
年末结账后,本科目一般无余额;如为借方结余,反映事业单位累计发生的经营亏损。
2.事业单位会计分录新手问题, 例题中为什么贷【经营结余】而不是【事
(1)事业结余的核算。
①事业结余的核算内容。事业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除经营收支外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用公式表示为:
事业结余=(财政补助收入十上级补助收入十附属单位缴款十事业收入十其他收入)一(拨出经费十事业支出十上缴上级支出十非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十对附属单位补助)
②主要账务处理。事业单位应设置“事业结余”科目,核算事业结余及结转情况。年度终了转账后,该科目应无余额。会计期末,应将除经营收支类、专款收支类和结转自筹基建以外的收支类科目余额转入“事业结余”科目。年度终了,将“事业结余”科目余额转入“结余分配”科目。
(2)经营结余的核算。
①经营结余的核算内容。经营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各项经营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用公式表示为:
经营结余=经营收入-(经营支出+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
②主要账务处理。事业单位应设置“经营结余”科目,核算经营结余的实现及结转情况。但如为亏损,则不结转。会计期末,应将经营收支、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转入“经营结转”科目。年度终了,将“经营结转”科目贷方余额转入“结余分配”科目,但如果“经营结余‘科目有借方余额,则不结转。
因而书中例题应使用经营结余科目
3.结转本月主营业务收入怎么做会计分录
1、结转各项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2、期间费用的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3、成本支出的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
4、税金的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营业税金及附加、所得税
扩展资料:
“主营业务收入”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在“主营业务收入”账户下,应按照主营业务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本账户期末应无余额。
主营业务收入指企业从事某种主要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营业收入。本项指标在各行业会计制度中的名称叫法不同,但一律按各行业会计制度或报表定义的口径进行填报。
其中农业企业是指“主营业务收入”;工业企业是指“产品销售收入”;交通运输企业指“主营业务收入”;建筑企业指“工程结算收入”。
批发及零售贸易企业指“商品销售收入”;房地产企业指“房地产经营收入”;其他企业指“经营(营业)收入”。
本项指标应按企业集团各成员企业相加汇总的数据填报简单的说,就是企业工商营业执照中注册的主营和兼营的项目内容.主营的业务内容就是主营业务收入,兼营的业务内容就是其他业务收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主营业务收入
4.经营结余和事业结余是负债还是资产科目
既不是资产也不是负债,属于净资产。经营节约借方属于亏损。新旧制度对经营结余处理有所不同
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的核算
事业单位的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各项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的余额,包括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
(一)事业结余的核算
事业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内除经营收支外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用公式表示
事业结余=(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拨出经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非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对附属单位补助)
①借:事业结余
贷:各类支出
②借:各类收入
贷:事业结余
(二)经营结余的核算
①借:经营结余
贷:经营支出
销售税金
②借:经营收入
贷:经营结余
年度终了,事业单位应当将当年实现的事业结余全数转入“结余分配”,结转后,“事业结余”科目无余额。
经营结余通常应当转入“结余分配”,但如为亏损,则不予结转。
借:事业结余-经营结余
贷:结余分配
参考资料
会计.会计[引用时间2018-4-3]
5.事业单位结余的会计核算
事业单位结余的会计核算:按照结余来源分别设置“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科目。
期末计算结余时,分别将相应的收入和支出的有关科目余额转入该本科目。本科目贷方余额为当期实现的结余。
年度终了,将结余分别转入“结余分配”科目,结转后,两科目无余额。事业单位在进行结余核算以前,必需着重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清理、核对年度预算收支和各项缴拨款项。
对财政部门、上级单位和所属各单位之间的全年预算数以及应上缴、拨补的款项等,都应按规定逐笔进行清理结算,保证上下级之间的年度预算数、领拨经费数和上缴、下拨数一致。二是清理往来款项。
按照规定应当转作各项收入或各项支出的往来款项不能挂在往来款上,凡属本年的各项收支都应及时入账,列入当年收支。三是分别计算各项结余,不能相互混淆。
1.“事业结余”的核算 “事业结余”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除经营收支以外各项经常收支相抵后的余额。贷方登记收入转入数,借方登记支出转入数和结转结余分配数;如出现支大于收情况,则用红字结转到“结余分配”科目。
本科目平时一般不核算,只在期末(一般在年末)转账时,将“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等科目余额转入本科目贷方,会计分录如下:借:财政补助收入 上级补助收入 附属单位缴款 事业收入 其他收入 贷:事业结余 将“拨出经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销售税金”(非经营业务)、“对附属单位补助”、“结转自筹基建”等科目余额转入本科目借方,会计分录如下:借:事业结余 贷:拨出经费 事业支出 上缴上级支出 销售税金(非经营业务) 对附属单位补助 结转自筹基建 本科目贷方余额为当期实现的结余,借方余额为当期需要弥补的差额。年度终了,单位应将当年实现的结余全数转入“结余分配”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2.“经营结余”的核算 “经营结余”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各项经营收入与其相对应支出相抵后的余额。贷方登记收入转入数,借方登记支出转入数和结转结余分配数。
本科目平时一般不核算,只在期末(一般在年末)转账时,将“经营收入”科目余额转入本科目贷方,会计分录如下:借:经营收入 贷:经营结余 将“经营支出”、“销售税金”(经营业务)等科目余额转入本科目借方,会计分录如下:借:经营结余 贷:经营支出 销售税金(经营业务) 本科目贷方余额为实现的经营结余,借方余额为经营亏损。年度终了,单位应将实现的经营结余全数转入“结余分配”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需要注意的是:如出现经营亏损,“经营结余”科目借方余额不能结转到“结余分配”科目,只能挂在“经营结余”科目,需用以后年度的经营收益来弥补。3.专项结余的核算 专项结余是专项资金收支相抵后的余额,事业单位的专项结余分已完工项目专项结余和未完工项目专项结余。
事业单位的未完工项目专项结余,结转下年继续使用,无需进行会计处理;事业单位的已完工项目专项结余,报经同级财政部门或项目财务主管部门审批后,分三种情况处理:一是给项目组的物质奖励要增列专款支出;二是留给单位的直接转入事业基金;三是收缴财政部门或项目主管单位的则冲抵拨入专款。事业单位的已完工项目专项结余不在年末集中进行转账,而是在专项项目完工并结清收支后,根据财务管理的要求以书面材料向同级财政部门或项目财务主管部门报批后进行转账,会计分录如下:属本单位直接实施的专项项目完工,经批准核销支出,会计分录为:借:拨入专款 贷:专款支出 由所属单位实施的专项项目完工,经批准核销支出,会计分录:借:拨入专款 贷:拨出专款 项目结余,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对项目组有突出贡献人员给予物质奖励,其奖励支出要增加专款支出额度,会计分录:借:专款支出 贷:现金(银行存款) 项目结余,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留给单位,会计分录:借:拨入专款 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项目结余,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上缴原拨款单位,会计分录:借:拨入专款 贷:银行存款。
6.事业结余结转到哪个科目
1.“事业结余”的核算
“事业结余”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除经营收支以外各项经常收支相抵后的余额。贷方登记收入转入数,借方登记支出转入数和结转结余分配数;如出现支大于收情况,则用红字结转到“结余分配”科目。本科目平时一般不核算,只在期末(一般在年末)转账时,将“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等科目余额转入本科目贷方,会计分录如下:
借:财政补助收入
上级补助收入
附属单位缴款
事业收入
其他收入
贷:事业结余
将“拨出经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销售税金”(非经营业务)、“对附属单位补助”、“结转自筹基建”等科目余额转入本科目借方,会计分录如下:
借:事业结余
贷:拨出经费
事业支出
上缴上级支出
销售税金(非经营业务)
对附属单位补助
结转自筹基建
本科目贷方余额为当期实现的结余,借方余额为当期需要弥补的差额。年度终了,单位应将当年实现的结余全数转入“结余分配”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