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机补贴的会计分录
农机补贴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收入在“利润”或“利润或亏损”账户核算。在企业的“利润表”中,营业外收入需单独列示。属于企业营业外收入的款项应及时入账,不准留作小家当或其他不符合制度规定的开支。
企业营业外收入的核算在“营业外收入”账户下进行,也可在该账户下按各种不同的收入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核算。
扩展资料:
企业转让固定资产时,先结转固定资产原值和已提累计折旧额,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收到双方协议价款,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最后结转清理损益,若转出价款高于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营业外收入包括如下:
(1)固定资产盘盈。它指企业在财产清查盘点中发现的账外固定资产的估计原值减去估计折旧后的净值。(新准则中计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帐户)
(2)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它指处置固定资产所获得的处置收入扣除处置费用及该项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与所计提的减值准备相抵差额后的余额。
(3)罚款收入。它是指对方违反国家有关行政管理法规,按照规定支付给本企业的罚款,不包括银行的罚息。
(4)出售无形资产收益。它指企业出售无形资产时,所得价款扣除其相关税费后的差额,大于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与所计提的减值准备相抵差额的部分。
(5)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它主要是指因债权人单位变更登记或撤销等而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等。
(6)教育费附加返还款。它是指自办职工子弟学校的企业,在交纳教育费附加后,教育部门返还给企业的所办学校经费补贴费。
(7)非货币性交易中发生非货币性交易收益(与关联方交易除外)。
(8)企业合并损益。合并对价小于取得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营业外收入
2.请问农业公司收到农机管理部门的农机购置补贴,怎么做会计分录,
一、分录,按政府补助核算
借:营业外收入
贷:银行存款
二、是否征收企业所得税
补贴收入要计入总收入后并入应纳税所得额征收所得税的,如果符合不征税收入的条件,可以从总收入中减除,不再征收所得税,但相应的折旧、摊销和费用也不能税前扣除,详细规定请阅读以下三个文件,看看就明白了:
财税〔2011〕70号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9]87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8]151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财政性资金 行政事业性收费 政府性基金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
3.企业购买农机产品,享受政府价格补贴,如何账务处理.
请问你们享受政府补贴款是直接在购买机器时扣除还是后来的额外返还。
如果是在购买时,厂家或者商家直接扣除了,你们支付的是实际扣除后的价款,比如,原价是3500元,享受政府实补贴,你们实际支付的是3000元,那么,不存在帐务处理的事情,直接按照实际支付的坐走帐即可 如果是购买后,然后是厂家或者商家再将政府补贴款返还给你们,比如,机器原价是3500元,你们支付的也是3500元,然后厂家或者商家又返还给你们500元,则在帐务处理中要体现。 这500元走“政府补贴收入”或者“营业外收入”科目。
机器的入帐价值则要扣减相应的补贴后再入帐,这要符合会计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4.农机补贴会计分录怎么做
补贴款是全部退还给经销商还是一部分给经销商一部分你们自己留着?
要是全部给经销商的话,申报时,借:应收补贴款(你们公司相对应的明细科目)
贷:应付补贴款(就是给经销商的那个明细科目)
收到时,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补贴款
付给经销商时,借:应付补贴款
贷:银行存款或者现金
要是一部分给经销商,一部分留给自己企业
申报时,借:应收补贴款
贷:应付补贴款(给经销商那部分款)
营业外收入(自己企业留的那部分)
大概是这个意思吧,具体的再向以前的负责人请教请教或者问问当地类似的企业怎么做的。
5.请教农机补贴会计处理
汇兑损益正常来说应该每个季度处理一次,但是现在的汇率变动比较快,所以如果外币业务较多的企业,通常是一个月处理一次。
每个月的月初第一天的汇率为当月做帐时用的汇率,在下个月的第一天会有一个新的汇率,这时需要把帐面的外币折算人民币的金额按照新的汇率进行计算,并调整帐面数字,调整数字时产生的差异就是汇兑损益。 另外一种情况则是将外币与人民币相互兑换时,由于银行采用的价格和帐面上的汇率不一致,产生的差价就是汇兑损益。
具体的帐务处理方式如下 结汇时(外币兑换人民币) 借 银行存款(人民币,实得数字) 借 财务费用(借贷方得差额,如借方小于贷方,为汇兑损失,用蓝字,如借方大于贷方,为汇兑收益,用红字) 贷 银行存款(外币,按照记帐汇率计算人民币数字) 购汇时 借 银行存款(外币,按照记帐汇率计算人民币数字) 借 财务费用(借贷方差额,如借方大于贷方,为汇兑收益,用红字,如借方小于贷方,为汇兑损失,用蓝字) 贷 银行存款(人民币,实际支付数字) 每月月末调整汇率时,若月初汇率低于上期汇率 借 财务费用-汇兑损失 贷 银行存款(外币) 借 财务费用-汇兑损失 贷 应收帐款(外币) 借 财务费用-汇兑损失 贷 预付帐款(外币) 借 财务费用-汇兑收益 贷 应付帐款(外币) 借 财务费用-汇兑收益 贷 预收帐款(外币)###汇兑损益一般在期末进行调整,期末指的是月末、季末或年末。 建议:如果汇率变化小的情况下,你可以选择年末调整,如果汇率波动很大,应采用按月或季度来调整。
分录 1、汇兑损失 借:财务费用—汇兑损溢 贷:银行存款(外币账户) 现金(外币现金) 应收账款(外币客户) 应收票据(外币客户) 预付账款(外币供应商) 短期借款(外币借款) 长期借款(外币借款) 应付账款(外币供应商) 应付票据(外币供应商) 应付工资(外币工资) 预收账款(外币客户) 2、汇兑收益 借:银行存款(外币账户) 现金(外币现金) 应收账款(外币客户) 应收票据(外币客户) 预付账款(外币供应商) 短期借款(外币借款) 长期借款(外币借款) 应付账款(外币供应商) 应付票据(外币供应商) 应付工资(外币工资) 预收账款(外币客户) 贷: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3、在编制上述科目分录时,除财务费用外,其余科目的金额均应编制如下: XXX科目 外币 0。 00 人民币:损、溢金额 损溢计算公式 期末外币账户余额*期末汇率-期末该外币账户的人民币余额 1、>0 资产类科目,表示汇兑收益 负债类科目,表示汇兑损失 2、如果大于原记账折合人民币金额:借:银行存款贷:财务费用-汇兑损益如果小于原记账折合人民币金额则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同意1楼的。你也可以找一本中级会计实务看一下,第一章讲的就是。
转载请注明出处会计知识网 » 购买农机收到农机补贴会计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