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库存现金盘点会计分录怎么写?
库存现金是指存放于企业财会部门、由出纳人员经管的货币。
库存现金是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企业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现金管理制度,正确进行现金收支的核算,监督现金使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总分类核算库存现金的核算,还应包括它的总分类核算和明细分类核算。
库存现金的总分类核算是通过设置“库存现金”账户进行的。“库存现金”账户是资产类账户,借方反映库存现金的收入,贷方反映库现金的支出,余额在借方,表示库存现金的余额。
明细分类核算明细分类核算是通过设置现金日记账进行的。现金日记账是反映和监督现金收支结存的序时账,必须采用订本式账簿,并为每一账页顺序编号,防止账页丢失或随意抽换,也便于查阅。
现金日记账一般采取收、付、存三栏式格式,由出纳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或现金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逐日逐笔序时登记;对于从银行提取现金的业务,一般编制银行存款的付款凭证,并据以登记现金日记账。每日终了应计算当天现金收入、支出的合计数和结存数,并同实存现金进行核对,做到日清月结,保证账款相符。
不准挪用公款,也不准用“白条”抵充现金库存。所有的收付款凭证应由出纳人员送交会计人员,作为登记总分类账和有关明细分类账的依据。
总分类账户中现金账户余额应与现金日记账的余额相等。库存现金的主要账务处理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的库存现金。
企业有内部周转使用备用金的,可以单独设置“备用金”科目。二、企业增加库存现金,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减少库存现金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将库存现金反映在贷方。
三、企业应当设置“现金日记账”,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发生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当计算当日的现金收入合计额、现金支出合计额及结余额,将结余额与实际库存额核对,做到账实相符。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的库存现金。本科目余额一般不反映在贷方。
账款不符时的账务处理为了保证现金的安全完整,企业应当按规定对库存现金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清查,一般采用实地盘点法,对于清查的结果应当编制现金盘点报告单。如果账款不符,发现长款或短款,应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
按管理权限经批准后,分别按以下情况处理:1、短款。有责任人的,计入其他应收款,无法查明原因的,计入管理费用。
2、长款。属于应支付的,计入其他应付款,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计入营业外收入。
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库存现金盘点会计分录怎么写?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存货的账务处理有哪些
一.存货的成本构成:原材料,商品,低值易耗品通过购买的存货的成本由A采购成本构成;产成品,在产品,半成品,委托加工物资通过经一步加工取得的存货由A采购成本,B加工成本以及C其他成本构成。 A采购成本包括采购价格、进口关税、消费税、资源税、不能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保险费、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其他费用 B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薪酬)和制造费用 C其他成本指除AB外使存货达到现状的其他支出 无助于使存货达到现状的非正常消耗(如自然灾害造成的消耗)不能计入存货成本,采购入库后发生的仓储费不能计入存货成本
二.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
1. 先进先出法
2. 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单价=(期初成本+本期收入成本)/(期初数量+本期收入数量) 期末成本=期末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本期发出成本=期初成本+本期收入成本—期末成本
3. 移动加权平均法
4. 个别计价法
三.原材料
1. 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成本为采购成本)的核算
1) 购进原材料 在途物资用于先付款后收到材料情况的核算 借:已付款的实际成本贷:入库实际成本 原材料 借: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 贷: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① 货款与材料同时入库,一般纳税人原材料和应缴税费分开,小规模纳税人不分
② 先付款,先计入在途物资,后转入原材料
③ 先收到材料,可先不做帐等账单到后再做同1);若月底没有到账单先估计做。 上月末,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下月初相反。收到账单后再做同1)。
2) 原材料发生短缺
① 合理损耗计入原材料的实际成本
② 少发货则按实际到货数量做账,若已付全款则冲减应付账款
③ 有责任人的,借记“其他应收款”
④ 意外灾害或无法查明原因的,计入“待处理财产损益” 购进原材料发生非正常损失或用途改变时,应冲减当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费(进项税额转出)
3) 原材料发出 发出材料用于在建工程和福利项目等非税项目时,冲减增值税进项税额, 借:在建工程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费(进项税额转出)
2.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的核算。 原材料 借: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 贷: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采购 借:实际采购成本 贷: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 借: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贷:计划成本大于实际成本的差异
1) 购进原材料,先计入材料采购,再转入原 材料
2) 原材料发生短缺,同上。
3) 原材料发出 按计划成本做账,期末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成本差异在借方则+,在贷方则— 本期成本差异率=(期初成本差异+本期购进成本差异)/(期初计划成本+本期购进计划成本) 本期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 本期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成本差异 先做计划成本的帐,再算出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并做账,注意非税项目要转出进项税额
四.库存商品
五.委托加工物资
1. 拨付委托加工物资,借:委托加工物资(实际成本) 贷:原材料或库存商品 加工费,运费,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银行存款增值税(增值部分计税),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消费税(实际成本和增值部分计税),用于直接销售则计入成本,同加工费运费处理 用于连续生产应税产品,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贷:银行存款
2. 收回委托加工物资,按收回物资的和剩余物资的实际成本借:原材料或库存商品 或按计划成本或售价借:原材料或库存商品,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 差价”,贷:委托加工物资
六.周转材料
七.存货的期末账面价值 : 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1. 直接出售的存货,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账面价值=min{可变现净值,成本}
2. 需要加工的存货,存货账面价值计价方式=min产成品{可变现净值,成本} 产成品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存货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继续加工所需成本—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3. 当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第二期应冲减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冲减时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3.盘点库存会计怎么记账
两种方法:一种是实地盘存制;另一种是永续盘存制。
(1)实地盘存制 7 L& o2 {9 c# C% ~0 V. Y
“实地盘存制”又称“定期盘存制”,是指企业平时只在账簿中登记存货的增加数,不记减少数,期末根据清点所得的实存数,计算本期存货的减少数。使用这种方法平时的核算工作比较简便,但不能随时反映各种物资的收发结存情况,不能随时结转成本,并把物资的自然和人为短缺数隐含在发出数量之内;同时由于缺乏经常性资料,不便于对存货进行计划和控制,所以实地盘存制的实用性较差。通常仅适用于一些单位价值较低、自然损耗大、数量不稳定、进出频繁的特定货物。
(2)永续盘存制
“永续盘存制”又称“账面盘存制”,是指企业设置各种数量金额的存货明细账,根据有关凭证,逐日逐笔登记材料、产品、商品等的收发领退的数量和金额,随时结出账面结存数量和金额。采用永续盘存制,可随时掌握各种存货的收发、结存情况,有利于存货管理。
为了核对存货账面记录,永续盘存制同时要求进行存货的实物盘点。会计年度终了,应进行一次全面的盘点清查,并编制盘点表,保证账实相符,如有不符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小企业会计实务中,存货的数量核算一般采用永续盘存制。但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前后各期应保持一致。 " j# n, x9 _- e9 u( L1 i8 @* f
存货盘点应由仓库管理人员及独立的会计记账人员和科室存货保管人员共同进行。存货盘点清查一方面要核对实物的数量,看其是否与相关记录相符、是否账实相符;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实物的质量,看其是否有明显的损坏。
4.库存商品的账务处理问题
库存商品的账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包括库存产成品、外购商品、存放在门市部准备出售的商品、发出展览的商品以及寄存在外的商品等。
接受来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在制造和修理完成验收入库后,视同企业的产成品,也通过本科目核算。 企业(房地产开发)的开发产品,可将本科目改为“1405 开发产品”科目。
企业(农业)收获的农产品,可将本科目改为“1405 农产品”科目。 二、本科目可按库存商品的种类、品种和规格等进行明细核算。
三、库存商品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生产的产成品一般应按实际成本核算,产成品的入库和出库,平时只记数量不记金额,期(月)末计算入库产成品的实际成本。
生产完成验收入库的产成品,按其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农产品”等科目,贷记“生产成本”、“消耗性生物资产”、“农业生产成本”等科目。 产成品种类较多的,也可按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其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可以单独设置“产品成本差异”科目,比照“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核算。
采用实际成本进行产成品日常核算的,发出产成品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认定法计算确定。 对外销售产成品(包括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产成品),结转销售成本时,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
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发出产成品还应结转产品成本差异,将发出产成品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二)购入商品采用进价核算的,在商品到达验收入库后,按商品进价,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在途物资”等科目。
委托外单位加工收回的商品,按商品进价,借记本科目,贷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 购入商品采用售价核算的,在商品到达验收入库后,按商品售价,借记本科目,按商品进价,贷记“银行存款”、“在途物资”等科目,按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贷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委托外单位加工收回的商品,按商品售价,借记本科目,按委托加工商品的账面余额,贷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按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贷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对外销售商品(包括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结转销售成本时,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
采用进价进行商品日常核算的,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认定法计算确定。采用售价核算的,还应结转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三)企业(房地产开发)开发的产品,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时,按实际成本,借记“开发产品”科目,贷记“开发成本”科目。期末,企业结转对外转让、销售和结算开发产品的实际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开发产品”科目。
企业将开发的营业性配套设施用于本企业从事第三产业经营用房,应视同自用固定资产进行处理,并按营业性配套设施的实际成本,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开发产品”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
转载请注明出处会计知识网 » 整理库存会计分录(库存现金盘点会计分录怎么写?)